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燕园印象
青春瞬间
一塔湖图
关于
与大师共话美学,观经典感悟人生
时间:2025.03.30
摄影:刘月玲 宋柏凝 闫琳琳 刘璐怡 排版:张艺凡 文字:周熙正 责编:王天天 高雷
近日,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哲学系、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顺利收官,收获了广泛好评。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哲学系教授王博,以“做自己与在一起:从《红楼梦》讲起”为题作了精彩报告,拉开了系列讲座的帷幕。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作总结发言,会场气氛轻松活跃,笑语连连。
历史学系邓小南教授以“宋代士人对于生活意境的追求”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讲座中抛出了“生活意境”和“士人”两大核心概念,激发了同学们的表达欲望,现场碰撞出学术的火花。
讲座终了,同学们仍未散去,更是在原有话题上做深入延伸,进一步探讨交流。
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带来了题为“马王堆帛画的意义解释与《汉画总录》的编辑”的报告,由自身学术经历切入到汉画研究,深入浅出,明白晓畅。
艺术学院郑岩教授以“不守‘规矩’的工匠——中国美术史的若干细节”为题,将视角聚焦到无名工匠身上,别开生面而又引人入胜。
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教授作“包容与创新:中国古代佛教艺术欣赏”主题讲座。
杭侃教授将佛教艺术的文化包容性与创新性具象化为中国古代大艺术家的创新和当代学者对佛教艺术的论述,展示了一幅幅具有冲击力的石刻造像。
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以“美学与美好生活”为题作报告。
彭锋教授循循善诱,引导同学们一同探讨了审美判断的三个法则,让同学们重新思考自己的审美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审美的培养与建立在无形中影响了同学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彭锋教授热情勉励同学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快乐。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博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宁琦贯通古今,让丝路风情具体可感,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点”的报告。
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带来了“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主题报告。
经由无言、对话、养生、独立、平宁、平等六大问题,朱良志教授带领大家走近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独特的生存体验,唤醒了同学们对于生命的深沉思考。
报告结束,教室摇身一变成为“追星现场”,朱良志教授亲切地为同学们书写寄语。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鸣以“滤镜”为喻,巧妙探讨了古代诗人如何以主观视角重构自然,以“‘滤镜’下的风景:说宋代诗词自然观照与书写的审美意趣”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以“道在山林”为题作报告,旨在以山水画传达文人精神。
更多内容推荐
与大师共话美学,观经典感悟人生
2025.03.31
东风吹落枝头雪,鸿雁复归踏新晴
2025.02.26
体育健儿进燕园,冠军讲堂叙华章
2025.01.23